獄政工會
  • 最新訊息
  • 關於工會
    • 本會章程
  • 倡議行動
    • 25小時勞動現場懶人包
    • 2017勞動現況普查
    • 獨家揭露!2019年職災與身心健康
    • 2022苦候健康權行動
    • 各勤務點值勤技巧懶人包
  • 入會&捐款
  • 議題文章
  • 媒體報導
  • 連絡我們

各勤務點值勤技巧

圖片
大門勤務指引
1. 大門是機關門面,值勤注意禮節和應對技巧。
2. 記得在柵欄前撊車問來意,先放再問是找自己麻煩,沒人會鳥你。
3. 若被知會當日有長官蒞臨,務必牢記並列交。
4. 遇拜訪三巨頭車輛,問明來客頭銜姓名並通報,若三巨頭表明不認識或不見客者,委婉向來客說明三長外出不在機關內。
5. 救護車與消防車進入時協助引導並通報勤務中心,必要時將大門全開,以利後送與救災。
6. 隨時注意人員和車輛進出動線是否重疊,接見家屬是否有任意走動,視情況通報勤務中心協助。
7. 接見、洽公、領物、偵訊、律見、送貨等,引導至接見、服務台或車檢站洽詢,除非清楚相關規定,否則不要亂回答。
8. 院檢車輛進入時通報管制口或勤務中心(視機關作業處所而定),以便準備提解作業。
9. 行動不便或出示身心障礙證明者,引導至身障車位停放。
10. 車輛停放若阻礙其他車輛進出,先行勸導,若未尋獲駕駛者可通知廣播移車,若不移車則通知勤務中心報警處理。
11. 廠商司機不知送貨地點者,請其將車輛停妥勿阻礙交通,後至服務台詢問。
12. 大型活動、參訪或懇親,請與教化科或服務台確認單位及參加人數。
13. 機關施工期間大型車輛較多,注意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14. 遇任何異狀或衝突先保護自己,開啟密錄器錄影、通報勤務中心支援,只須通報後說明詳情,不必擔心扛責問題。
15. 保持室內室外環境清潔,垃圾勿亂丟。

圖片
車檢站勤務指引
1. 自身安全擺第一,完成任務是其次。
2. 該攔就攔、該檢就檢,別怕得罪人,畢竟出事是你背,長官若要求放行載有違禁物品車輛,請他白紙黑字寫來再蓋職章來再說。
3. 車檢故名思義,檢車不檢人,走車不走人,除督勤人員外一律禁止穿行。
4. 先暸解戒嚄區內各單位的位置及收送貨時間。
5. 到站服勤先解鎖門閂及總電源。
6. 兩道門不得同時開啟,關門時再三確認,以免夾車夾人。
7. 機車不可進戒護區送貨,戒護教材中轎車不得進入送貨原因不明,有待啇確。
8. 車輛放行原則:以先出後進,公務車先於私人車輛,客車優先於貨車,車輛逗留戒護區時間越短越好。
9. 以一車一人為限,不得負載其他人員進入。
10. 炊場菜車放行前先通知給養押車驗菜,除非炊場另有通知,否則炊場送餐時間不放行炊場車輛,以免無人收貨。
​
11. 與複檢站培養默契,待值勤同仁通知就位後再放行車輛,複檢站通知收封即不再放車進站。
12. 養成習慣以策安全,車輛未停妥前勿在車道內及車輛行進方向上逗留。
13. 必要時請駕駛清空衣物口袋,連同隨身物品、包包寄存置物櫃,注意與之應答態度,還有「不要對數容人以外的人檢身」以免吃官司,疫情期間請對方配合防疫措施。
14. 檢查車輛時,請司機自行打開車門及貨艙門,並與之保持距離,慎防貨物掉落砸人。
15. 貨車載有非送入機關的菸、酒或鹽酸、硫酸、爆竹等危險物品,請駕駛自行搬下車並暫放站內外合適地點,再進戒護區。
16. 依個人經驗,駕駛艙越凌亂垃圾越多表示駕駛習慣不好,地板椅背置物箱遮陽板會有機會查獲「不小心遺留」的違禁品。
17. 查獲違禁品時通知相關室承辦人及政風理。
18. 駕駛飲酒,攜帶違禁品或不配合檢查者,不許進入收送貨,必要時並報請戒護科列為黑名單。
19. 若未查護違禁品但仍有疑慮時,可通知複檢站及收貨單位進行複查。
20. 凡遇移監、新收、借提、還押、外醫等載客公務車,務必上車點人頭並回報中央台,尤其帶人出門務必核對與出門證上的人數是否相符,提人出門卻忘了帶出門證或出門證上面欠章的,叫他車子回頭補件再來也是剛好而已。
21. 設備或材料載出機關須有物品放行條,必要時並通知承辦單位清點及拍照,以免機關財產遭盜賣。
22. 撤哨時確認門窗電源已上鎖,並帶走隨身物品及垃圾。
23. 遇有車輛撞損站內設備,通知財產拍照以利求償修繕,並通知中央台及登錄日誌備查,若損壞致影響戒護安全時,應通報戒護科長及當日督勤官。
24. 中央台通知有緊急事故須兩道門同時開啟時,應請中央台先派員到場協勤警戒。
25. 遇有戒護事故發生時先讓站內車輛退出,並關閉兩道門及斷電上鎖。
​26. 警車進入務必詢問是否攜槍,並告知槍枝不能攜入戒護區,須留存於槍櫃,若機關車檢未設槍櫃,則請留一員警攜全部槍枝於戒護區外等候。

圖片
外醫
努力產出中~歡迎加入撰寫!

圖片
接見
努力產出中~歡迎加入撰寫!

舍房
​
努力產出中~歡迎加入撰寫!
圖片

圖片
工場
緒論:
  • 請參照署頒戒護教材服用(p.7-p.22),狀況會以男監為準,手冊寫工場,這邊寫夜勤交代工場時要注意的補充事項。
  • 手冊寫「不得」的,常常就是實務上這麼做;寫「應」的,就是實務上沒這麼做。落落長一個勤務寫快20頁真的是沒人會看。
一、人員門禁管制:
  1. 注意水房,手冊(二):房內爭執,跟他房爭執,喬事情都在水房,大家最喜歡趁交代主管的時候喬事情,然後就會出事情。
  2. 作業位置,手冊(八):工場管理得好,換去別桌串門子的就比較少,可以觀察作業桌前面桌長跟組長的狀況(巡來巡去或站著的那幾個)
  3. 鑰匙,手冊(十一):說是這麼說,大家都讓服務員拿來拿去,記得至少長官來查勤的時候至少要知道哪個櫃子用哪支鑰匙(然後要自己開),不然很丟臉。
二、工場秩序、囚情動態:
  1. 代價替工,手冊(七):幾乎都有,沒錢沒親友會客的就會用勞力換東西(洗碗洗內褲),與其禁止不如了解掌握狀況。
  2. 房長,手冊(十一):改叫房值星,換湯不換藥而已,有人就有江湖,按先後順序是要叫竹聯幫堂主睡廁所旁邊,小弟睡床上嗎?多了解生態比較實際。
三、作業管理:
  1. 手冊沒有但很重要,工場的總組跟料組會負責工場進度,料組就是那些閒閒沒事在工場前面晃的(但大部分沒穿背心),有進出作業材料會去搬料,通常都是服務員的親友,拉幫結派要特別小心。
四、生活照顧、醫藥管制:
  1. 看診常有糾紛,通常都是沒看到病的會不爽,注意不要鐵口直斷對著當事人說「你沒病看什麼醫生」,很常被告。
五、收容人之考核及獎懲:
  1. 交代只會有懲,記得別急著辦違規,有時候會讓正班工場主管很難做,有事情先隔離,通知教區科員把人帶離現場避免衝突擴大,剩下等正班回來再說。
六、香菸、電器用品之管制:
  1. 交代至少要知道東西放哪個櫃子,鑰匙是哪一支......。
七、違禁物品之查察:
  1. 沒有線報查不到東西的,會被查到的代表他們根本不覺得是違禁物品。​ ​

炊場勤務注意事頊
1.接班時確實清點人數,嚴格控管炊場人員進出,並落實檢身。
2.貨車進入時避免視同作業與駕駛接觸交談,並請駕駛將車窗關上車門上鎖,並把車鑰匙交由炊場主管保管。貨物抽檢確實,必要時翻籃檢查是否藏匿違禁品,收貨結束後詳查車上是否有收容人,並且清點現場作業人數。
3.主副食品檢查是否符合契約規格,必要時由總務科給養通知廠商退換貨。
4.注意炊場作業安全,並檢視視同作業是否按照標準作業程序作業。
5.檢查當日食材是否變質,作業時是否符合衛生標準,食物分配時是否按照場舍人數作合理分配。
6.注意炊場環境衛生,須定時清理環境。
7.各場舍餐桶回收清洗時,須注意是否清洗乾淨。
8.收場之刀具應鎖入固定之保管櫃,使用時需加鍊加鎖。
9.酵母粉、胡椒粉及辣椒粉應嚴格控管並設簿登記。
10.鍋爐間禁止吊掛衣物、毛巾、墊被及棉被等物品。
11.送餐時檢查餐車是否夾帶物品,並請各場舍主管管制各場收容人,避免與炊場視作業接觸及交談。
12.炊場之滅火器應放置於顯目之處,但需遠離高溫。
13.庫房、米間、鍋爐間及冰庫,除作業者外,嚴禁其他人進入逗留,非使用時間應予上鎖。
​14.收封前應檢查水電及瓦斯是否關開,收封後將鑰匙交回中央台。
圖片

圖片
女監
​努力產出中~歡迎加入撰寫!

圖片
訪談紀錄製作之順序
 
1.問:編號    姓名   籍貫   罪名   刑期   出入監日期
2.答:
3.問:上列名籍資料是否為你本人?出生年月日為何。
4.答:是的,沒有錯,我於民國  年  月  日出生。
5.問:你於何時入本監執行?現配於何場舍?同房有那些人?
6.答:我於民國 年 月 日入本監執行,現配於 工場 舍房  房,   等人。
7.問:你無何製作此訪談紀錄?
8.答:我於民國 年 月 日 時,在 工場( 舍房 房)內與同學   為了某事互相
爭執,發生口角,進而互毆,才製作訪談紀錄。
9.問:誰先出手打人?打到什麼部位?手上是否持有物品?
10.問:對方是否有還手?手上是否持有物品?如何還手打到什麼部位?
11.問:是否有其他同學參與?
12.問:你身體目前感覺如何?
13.問:當時主管如何處置?
14.問:你是否知道行為已違反規定?
15.問:以上所言是否屬實?你是否有其他補充說明?
16.問:你是否在自由意識下製作此訪談紀錄?
 
收容人有明顯外傷,應先拍照存證並立即護理然後再製作內外傷表。

​

對勤務技巧還有要補充或增加勤務點嗎?

有意見請留言
最新訊息
關於工會
倡議行動
入會&捐款
議題文章
媒體報導
連絡我們
Picture
Copyright © 2019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
  • 最新訊息
  • 關於工會
    • 本會章程
  • 倡議行動
    • 25小時勞動現場懶人包
    • 2017勞動現況普查
    • 獨家揭露!2019年職災與身心健康
    • 2022苦候健康權行動
    • 各勤務點值勤技巧懶人包
  • 入會&捐款
  • 議題文章
  • 媒體報導
  • 連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