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矯正署督促各監所落實試辦自主健康管理
「吃藥!配水!」 「啊~嘴巴張開,舌頭上頂。」 靜語時間結束後,同學聊天的聊天,聚餐的聚餐,賭博的賭博,玩得是不亦樂乎。但爽到「苦力」,苦到主管,靜語時間完不久開始發藥,400人大場舍1個人顧,藥?當然也是一個人發。動輒5.60包藥,從撕開藥包到檢查完畢,5至10秒是非常基本的,如果還遇到在盧的更是讓人崩潰,「主欸~我都好了為什麼要吃藥」,「主欸,這藥這麼重,我吃完隔天沒辦法作業會被老闆罵啦」,一不小心又是20分鐘,得去簽牌了不然科員巡到又要打槍。 說到這邊,每位戒護同仁腦中應該都有畫面了。甚至在日復一日看著吃「安阿(安非他命)」搞到滿嘴沒牙的同學時,心中可能都會犯起疑惑,難道同學都是三歲小孩,沒能力好好吃藥嗎? 餵藥何其麻煩,時間搞久了很多同仁藥丟著給同學就走了,有些可能連藥袋都沒拆。這種事就是看你膽子夠不夠,運氣好不好而已。有些學長撒了一輩子藥,還是安心領退休俸,但有些人就是命差,有時一個疏忽沒看著,有時連8連9連10連到快鬧家庭革命身心俱疲,偶爾來點長官所謂的「便宜行事」,事情就來了。 小則同學內鬨打小報告檢舉,安檢檢到藏藥;大則收容人藏藥搏自殺,或者把藥當糖果吃,不小心搞到像要自殺。 送完收容人去醫院,接著就送同仁去懲處。 一個同仁「偷懶」是個案,一群同仁「偷懶」呢?長官也許會說是很多個個案。 事實並非如此,監所大小事舉凡床位喬不攏,零食被偷吃,飯菜分配不公通通都要找主管這個公道伯,秩序太吵要糾正,沒在規定時間用水要糾正,在床上抽菸要糾正,主管能說「我要發藥,沒空」嗎? 但到底為什麼要餵藥?說穿了.就是不信任收容人會好好吃藥。這包括了: 1不信任同學會按時吃藥,可能因此造成病情加重,甚至造成外醫。 2害怕給藥、換藥甚至賣藥,同樣造成病情負擔。 3害怕同學藏藥自殺。 基於種種考量,最後長官決定了,把同學通通當成無行為能力人,讓所有基層同仁扛下他們的命。接踵而來的就是 #無謂的過勞跟懲處。 長久以來的問題,法務部及矯正署並非沒有自覺,在新修正的監獄行刑法施行細則第43條第2項,寫明「除管制藥品、醫囑或經監獄人員觀察結果,須注意特定受刑人保管藥物及服藥情形者外,監獄得依本法第五十五條第一項推行 #自主健康管理規定,使受刑人自行管理及服用其藥物。」 白話而言就是,除了特別危險的以外,其他的藥同學自己管自己吃。 但為什麼你我都還在餵藥?難道是因為長官們怕一個服藥自殺的同學會害他們丟了烏紗帽嗎? 其實我們非常清楚,自主健康管理可能會有陣痛期,按時服藥對這群在外連按時睡覺都有困難的同學可能並非易事。但試問各位的家中,誰不是或多或少留了一些沒吃完的藥包?又或者家裡的長輩又把自己的感冒藥塞到只是剛打了一個噴嚏的你面前? 難道現下已經成年的各位,也需要別人看著服藥嗎? Come On!我們都是大人了! 獄政工會在此呼籲矯正署督促各監所落實試辦自主健康管理, #戒護同仁並非醫事人員,更不是同學的保母,肩上不該扛著多餘的人命。一味原地踏步,我們永遠走不向更好的未來。 #自主健康管理 #自己的藥自己吃 #戒護不應當醫護保母 #拒絕過勞懲處 ✦捐款|讓我們走得更長久 https://bit.ly/2YfGV0Y ✦加入會員|有夥伴,不孤單 https://bit.ly/30tfcwD
0 評論
午夜夢迴總會想到.....噢不,科員已經在你身後等著送出申誡。值勤時候是容不得你恍神的,你必須全神貫注緊盯著螢幕上的監視器,對抗牆上會讓子女唾棄的360p監視器螢幕,然後祈禱我們藉此看到捆在窗邊的細繩,否則一條人命就押在你的肩上。
但也許在某個幸運不用加班的夜晚,我們也能做個香甜的美夢,期待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吧? 「點~~~名!」預令宏亮,動令短捷,從上班的第一天,學長就告訴你點名千萬不能馬虎,起床點名,交接點名,開封工場點名,中午點名……當管理員不會點人頭是不行的,因為你一天不只要點十次,如果哪個兩光的報錯人數,你就得跟同事站在離自由僅僅只有一門之隔的管制口,巴望著卻等不著下班的口令。你一定也有想過,交接的時候能夠只看著螢幕就可以知道,多達上百個房舍內究竟有多少人。但直到今天,我們還是只能一房一房敲敲壓克力,「報數!」 「你也變太胖了,我們機關沒有虧待你噢」煙毒犯常常被認為是進來養病的,三餐正常睡眠充足,進來沒兩個月就腫了一圈,提帶的時候常不免讓人質疑是不是冒名頂替,然後某一天上了新聞你才恍然大悟你放錯人了,同時閃過的念頭當然還有「阿,要被懲處了。」 說真的,一次提帶看診會客10來個人,一天動輒上百人次,要一個提帶人員逐個對人臉對場舍,你信嗎?我只信多精明的長官下來,也得給我帶錯。希望有個人臉辨識的機器過分嗎?在一個iphone比遠房親戚還會認臉的時代,這真的不應該是奢求。 「主欸!我們在玩而已啦!」每次辦違規都會有這種2486,打人就打人,男子漢大丈夫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難道對方臉上那個是番茄醬嗎?但他還是會看著那團糊在一起的畫面說「你看啦,阿就真的在玩啊!」我們多希望攝影機上面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們,打起來了!快點去處理!但測試的結果是一聲又一聲的虛驚。其實舍房的虛驚只是小事,因為久了大家也就不當它一回事。 但如果今天響的是外圍牆,中央台的電話鈴聲就會像早晨的鬧鐘一樣惱人,典座副座秘書科長典座副座秘書科長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所有備勤警力跑到事發地點,是隻路過的貓。 甚至甚至,我們只希望當同學告我們的時候,監視器畫面可以足夠作證,他新收的時候多麼跋扈對同仁叫囂,讓檢察官、監察委員不用總是抱持著質疑的眼神,永遠都在黑獄黑獄,「你們就是欺壓人犯」,我是人,我是爸爸,我上班,我養家,我依法行政,我為什麼要面對你們這些無禮的質疑! 但監視畫面調不到。「我只是找不到你們有罪的證據而已」,證明自己的清白,何其困難。 矯正署2017年5月18日招標的「矯正機關智慧監控系統建置及影響資料庫分析應用計畫委託資訊服務案」,需求說明書中洋洋灑灑編織了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矯正署說,要用科技減輕同仁的工作量。但3年過去了,同仁一樣一天上班25個小時,甚至多年排不到一次像樣的健檢。長工時跟工作壓力大到女性同仁的生理期像抽籤一樣得靠運氣,而流產的,更是大有人在。 獄政工會成立是為了基層同仁的勞動權益發聲,也相信在改善同仁值勤環境之餘,能夠更有心力去協助收容人復歸社會,勞權人權並進,這點與矯正署在新聞媒體,在工程招標說明,甚至矯正署長所說,不謀而合。 但如今呢? ✦捐款|讓我們走得更長久 https://ppt.cc/fjkQox ✦加入會員|有夥伴,不孤單 https://bit.ly/30tfcwD 昨日新聞頭版「5千萬『智慧監獄』被爆是裝飾品 人臉辨識要花10秒」,揭露矯正署工程功能大有問題,卻全部驗收通過。
審計部調查也指出智慧監控的問題,「該署辦理驗收方式,無法及時發現系統效能或壓力負載問題,致使用成效未如預期」;警報應變處理機制「事件正確性之回報比率僅0.13%」,質疑矯正署花大錢做的標案卻效能過低。 當天,立法委員陳椒華和賴香伶在質詢中,要求法務部立即檢討改善,別讓智慧監控成為重大弊案。 法務部矯正署以限制性招標、耗資超過五千萬,進行「矯正機關智慧監控系統建置及影像資料庫分析應用計畫委託資訊服務案」計畫。 契約主要執行項目整合監所既有多個系統的監視錄影機,達到只要透過一個單一整合平台就可控制所有監視畫面的功能。 然而,新系統不僅無法整合既有監視畫面,更使影像畫素從1080p降低到720p以下;在既有系統中可操控監視器畫面放大、縮小及角度調整,使用新系統後卻通通無法達成;原可錄製聲音的監視器,透過新系統傳回也變成「無聲」。甚至,新系統主機無法存取一個月以上的錄影檔案,導致事故發生後難以調閱追溯。 新系統主打的「行為偵測」,應可針對受刑人打架等危險事件立即發出警報,並在畫面中跳出相關監視影像。但新系統使用兩年以來,錯誤率仍居高不下,且偵測範圍狹隘,如果沒有在監視器畫面正中間打,就會偵測不到。反而是受刑人起床穿衣服、站起來,摺棉被、讀書,都會被當作打架,觸發警報。 另一個主打的「人臉辨識功能」,則須受刑人停止不動、看著監視器長達數10秒才有辨識結果,且還時常辨識錯誤,將物品辨識成人,或將管理員辨識成受刑人。 廠商建置錯誤百出的新系統,非但沒有減輕戒護壓力,更在管理員繁忙的工作中,加重管理員的負擔。甚至,明年矯正署將繼續支出高達一千萬的經費,進行新系統維護,猶如將錢丟到水坑。 獄政工會要求,法務部矯正署應坦誠面對缺失,虛心蒐集各監所第一線承辦管理員的使用狀況,才能真正瞭解問題,而非讓基層同仁承擔工程疏失的後果。 ✦捐款支持|讓我們走得更長久 https://ppt.cc/fjkQox ✦加入會員|有夥伴,不孤單 https://bit.ly/30tfcwD |
時間序列
六月 2024
文章分類 |